内涵式增长与创新休戚相关,那么,企业如何创新才真正有效?对此,曾文总提出了一个独到的概念——“穿透式创新”。
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有创新才能有良性成长。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并不差,很多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问题在于,这些创新的想法都是单点,能不能适应用户的需要不知道,能不能将创新的点子变成市场化的收益也不知道。创新必须站在一个生态的角度去客观审视并应用,才有较大的胜算。相比想法式的创新单点,中国更需要 “穿透式创新”。
“所谓穿透式创新,是五个层面的整合。第一,要有底层技术的支撑,最好能做到这一点。第二,从底层技术创新去结合需求,开发出实用的产品,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第三,产品在某些场景下被组合,带来更大的价值,变成系统级的解决方案。第四,给方案加上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原来是产品销售,变成跟用户合作甚至投资运营的模式。第五,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等,把刚才这四个层面的创新给它整合起来,变成一个真正的生态圈。我们理解的创新就是这样五个层面创新的垂直整合,这就是我们提出的‘穿透式创新’。这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有生命力、可持续的创新。单点创新很难变现商业价值。”
为了增强对“穿透式创新”的理解,曾文总举出了内部创业的智能停车例子。“我们几年前开始开发一些突破性的关键技术,比如大倾角的车辆识别技术,深度学习技术。所谓的大倾角相对就是那个小倾角,小倾角就是摄像机和车辆的夹角必须很小才能识别车牌,整体可识别率连10%都不到。我们大倾角技术进行了关键技术突破,车辆和摄像头之间的夹角很大的情况下如140度也智能识别出来,整体识别率就由原来的10%不到上升到了90%左右。这就是底层技术创新。”
“接下来,就是大倾角车辆识别技术的产品可以被开发出来,你车辆不管是跑还是停,我都能识别出车牌出来,这就是产品创新。再接下来,产品变成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路边停车管理,创造出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大多数路边停车管理企业都是微利经营,因为停车位没有数字化系统去识别它们之前,全都是一个个黑匣子,人工管理没有任何证据。收费员有没有乱收费、多收费、收了多少费不知道,车主停霸王车逃票也没有办法,对主管部门的交费还一点也不能少,成本很高,收入不高,几头受气,非常无奈。精英智通则为停车的场景提供系统的而解决方案,通过智能识别让停车位变成可以追溯的一个数字体系,解决了市场的三大痛点。第一,停车人找车位。传统车位没有智能识别定位,只能手工寻找,因此国外有30%的石油浪费在寻找停车位的过程中,国内大城市甚至达到50%,通过精英智通的智能停车系统,可以让车位变得透明,哪些可以停一目了然。第二,车辆安全预警。路边停车车辆被划、被碰、车胎被扎、车窗被敲,都能第一时间通知车主。第三,通过整合电子支付手段,让停车收费自动化,避免车霸逃票。”
“那这种方案我通常是销售给路边停车管理企业的,但如果你加上了租赁或者股权置换模式,那就变成了商业模式创新。最后,如果我再搭建一个完整的网络平台,在这上面各方都能各取所需,就变成了生态创新。穿透式创新就是这样的意义。我们的内部创业,实质上也是升级单点创新为穿破式创新。因为技术人员很多类似于发烧友,做出一个东西来,自己觉得很高兴、很开心。但是往哪儿去用,卖到哪儿他根本就不去考虑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内部创业这种形式,让他们必须要去关心市场、关心需求,去卖到什么地方,或者说他们去组建团队大家配合去做这样一件事。精英智通的创新格局,整体上是穿透式创新,但也允许一些基于生态的局部创新。这两种模式都值得尝试和探索。”
五五:深层价值、企业家精神
谈及五五私董会,曾文总表示,是2010年左右加入五五私董会的。当时是朋友介绍。一个叫王凯(音),一个叫宋志敏(音),还有一个是毕才术(音)。“毕才术先推荐的我,当时他还没有加入,结果反而我更早加入了,大概一两年以后毕才术才加入的。”
曾文总认为,五五的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五五有深层价值,第二五五会员有企业家精神、有情怀,不是唯利是图的生意人。“最主要是五五理念好,不像很多机构流于怎么帮你赚钱、怎么提高利润/市占率、怎么跟人竞争等表面,五五私董会是从更深的层面上,就是企业的价值、企业的成长、企业的文化这些层面上帮助企业进行的梳理和引导,我觉得非常重要。”
“五五私董会会员基本上都是企业家,而不是单纯的生意人或商人。大部分人怀有企业家胸怀,有理想把企业做好、做长、做久,而不是说单纯想赚多少钱,大家都希望在行业里面成为领军企业。并且五五会员对内部员工都不错,不是说我是老板我就要多赚钱,就要克扣员工。五五里面几乎没有这样的人。这样一群有共同想法,共同价值观的人聚在一起,黏性非常强,可信度也非常高,互相之间的借鉴意义和直接影响都很重大。并且五五私董会本身不是以利益为纽带去建立的,也不是以利益为出发点,这也是让我特别认同的一点。”
谈及加入五五私董会的体会,曾文总表示,“五五私董会的最大价值是成长,尤其是我本人的成长。2010年我加入五五私董会的时候,正好创业5年了,员工人数从05年最开始就不到10个人,到2010年增加到近200人,管理上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当时很多人更倾向于急功近利的做法,企业应该怎么去赚钱、怎么去节省成本、怎么去降低员工的开支、怎么去成交客户。从考核激励都是奔着这样一种东西来的。 我个人模糊地感觉到,单纯地从赚钱的角度去制定规则、政策或进行人力管理的话,肯定有问题,可能短期内有效,但从长期来看会带来伤害。但到底什么样的才是正确的、好的、长久的?我下一步规模到300人、400人,从几千万到几个亿的时候该怎样?这些当时全是一种很模糊的状态,所以需要有更深层面的一种理念和思考,以及更宽的一些视野去看待这个问题。”
通过与五五私董会企业家会员的深度探讨,曾文总的思路开始逐步明晰。“当时我记得好像问过王凯(音)。王凯是五五的老会员,也是我中学和大学同学。我问他,企业最终追求的是什么?他就回答两个字:成长!我突然一下觉得,他说出了我的心声。但在之前,我没有完全想透或没有得到证实。周围很多人都说企业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利益最大化,我其实反对这个观念但又无法辩驳。从五五我得到了很多的印证,包括佳讯飞鸿郑贵祥总做的一些统一目标、统一价值观的工作,包括致远软件的徐石总分享的企业长远发展的思考,对我都价值不菲。这几年,我觉得应该说是认识和理解都更透彻了。企业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理念、价值观、目标,怎么在内部达成共识,怎么去跟客户、员工、股东建立一种合作伙伴。我现在是非常清晰、非常明确了。”
在 2015年五五私董会上,曾文总召开了业务战略的议题会议。“收获非常大。第一,像潘总、王戈总、徐石总、冯昕总提供的很多想法都很有价值。可能他们没有从具体的业务层面做很具体的指导,但是从大的架构上做了很好的指引。第二,对我想法的验证也非常重要。有时候你自己去想,想了半天你觉得很好、很完美,但是我觉得必须要得到验证。但是在什么层面上去进行验证,这个很重要。有的人会从浅层的角度进行验证,比如对于投资人来说他会单纯地从财务的这个层面去验证你这个是不是合理?或者说是不是会有成长性?还有的他会从你企业更深的层面,就是业务整个战略发展的层面,甚至更高级地从人性的,人心的这个层面去考虑你这个企业是什么样的企业?是什么样的基因?什么样的性格?什么才是你应该做的?这就更深了!五五私董会在层面上会更深、更透,类似于我说的穿透式的,它是从底层到中间层到现象层这几个层面都会帮你进行一种整体性的梳理。这就是五五私董会最大的价值。我们接触过很多这种咨询机构,基本上大部分会服务于表面,他只会从表面这种现象层面去分析,我觉得这个价值就很小,很低。经常很多咨询机构可能聊着聊着我就把他们都Pass掉了。在我看来,五五私董会规模上可能不是中国最大的,但在我心目当中,我觉得五五私董会是中国最重要的或最有价值的私董会!”